沈帥青:年假可捐贈 同事再多三分親?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6/07/20 08:00

分享:

分享:

捐錢、捐血,大家常做,但連假期都可捐贈,聽過沒有?外國企業如Google等,容許員工向有需要的同事捐假,以助度難關。善心捐假,不止人性化,更可令同事加多幾分親?

美國的科技龍頭巨企Google,向來以福利多、待遇好出名,其公司的一種特別假期制度,近日惹來議論,網民大讚有人情味。據台灣《科技新報TechNews》報道,Google設有一項「捐假」政策,若然有同事的親人如子女、父母,患上重病,員工可以向同事捐出有薪假期。

「捐假」的作用,不難想像,照顧重病親人,不是一天兩天,更可能需數星期甚至更長時間,同事本身的有薪假期根本有限,未必放得長,且若超過限額的話,告事假就不獲發薪。此時若有其他同事願意捐出假期,可以令其有時間照顧家人,且又繼續有薪水,所得到的幫助自然不少。

事實上,這種貼心的制度,並非Google獨有,甚至更是國際趨勢,在美國、法國及印度等地,近年也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實行,例如在美國,大會計師行KPMG、聯邦政府機關等,均讓員工捐假。2013年,當地人力資源協會組織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,15%的美國企業已實行類似捐贈制度。

在法國,曾有一名父親,其11歲兒子不幸患癌,結果一班有心同事,合共向他捐出170日的假期,讓他在兒子的最後日子裡,能夠一直陪伴兒子。此感人故事,最終更牽動當地國會在2014年通過法例,讓全國公司也要容許員工捐假。

企業甚至為此設想「周到」,例如規定必須家有要事者,才可接受捐贈,且又為防變成假期買賣,不少企業制訂匿名捐贈政策,員工捐出的假期,統一投到「捐贈池」,然後公司再根據員工需要分配,受助者不會知道捐贈者是哪一人。

其實,類似的制度,在外地行得通,在本港若有企業願意做,相信港人也會表示支持,一樣叫好吧?家人突然出事或患病,固然沒有人希望發生,但每個人也確有可能遇上,企業有此制度,既不大大加重公司成本,但可令同事得到支援,且也是讓員工向同事表達心意。

只是捐假的制度,要在本港實現或興起風氣,起碼也有三重考驗。例如是企業的人力資源能否配合?若然公司人手充裕,每個部門也有多名員工,自然員工放假後,也有其他同事分擔工作,但若是人力資源吃緊的,或是一人部門,員工接受捐假之後,其工作也難有人可以接手,企業願意推行捐假制度的意願,也會降低。

且另一障礙,是港人的假期本身就捉襟見肘,每年只得7天、10天年假者為數不少,不像外地如法國般,每年起碼就有法定5周的年假,能夠有更多剩餘年假可捐。當自己也要顧及育兒、照顧父母,擔心年假不夠用時,香港要有捐假文化,也比外地困難。

歸根究底,捐假文化會否出現,最關鍵還是來自公司本身,即企業內是否存在關愛文化?員工是否願意無私的犧牲自己福利,給予同事協助?背後的因素,始終在於同事會否把對方視作不止三分親的伙伴,還是只屬剛巧同公司的另一個人。

若外地愈來愈多企業有類似制度,或也可刺激本港企業效法,推廣辦公室內有更多關愛、人情味,但要在本港變得普遍,成為企業的慣性動作,看來並不容易。

撰文 : 沈帥青